宝宝吃益生菌真的好吗

发布时间:04-11   来源:速就网www.su93.com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吃益生菌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吗,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位还是需要及时的照顾好宝宝的身体,因为身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都很低,所以宝宝在生活中一定要小心,宝宝有许多食物与要不能吃,那么宝宝吃益生菌有什么好处,宝宝咳嗽有痰怎么办,宝宝发烧怎么办,来看看吧。

宝宝吃益生菌有什么好处

益生菌也就是对身体好的细菌,益生菌能够促进菌群平衡,让身体健康。益生菌能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等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益生菌的营养非常丰富,并且益生菌有多种作用,可以缓解便秘、腹泻,在宝宝的饮食中添加益生菌或益生元解决以上常见问题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宝宝吃益生菌有什么作用呢?

3.png

1、平衡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和改善腹泻便秘。

2、刺激肠道免疫机能,增强免疫力。而益生元作为益生菌的“食物”,促进益生菌生长,也间接的起到改善肠道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3、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及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4、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

宝宝咳嗽有痰怎么办

首先要把宝宝的痰拍出去,当然也能够让宝宝吃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或做雾化治疗。给宝宝多喝点水,衣着应宽松舒适,以不影响宝宝的呼吸为宜。家中应给宝宝建立一个舒适的环境,并保持室内通风。

1、拍痰护理

爸妈把手扣起来,从孩子的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往里拍,因为这是孩子肺叶、支气管的走向,可以促进孩子拍痰。妈妈可以让孩子趴在你的前臂上,用另外一只手给孩子拍。拍背时要求力度大一点,太轻的力度没有太大效果。晚上护理咳嗽的宝宝更要格外细心,以免痰液堵塞呼吸道,影响宝宝正常呼吸。

1.jpeg

2、服用止咳化痰药

宝宝咳嗽有痰的时候,要口服止咳化痰药,或者进行雾化治疗,这样可以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但不可以使用止咳药,因为止咳和化痰是两回事,止咳药会影响痰液的排出而使病情加重。爸妈切勿让宝宝病急乱投医哦!

3、房间注意通风

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在50%—60%之间。家人尽量避免在家里抽烟。一点点的烟味,都会让宝宝的呼吸道不舒服,痰液更加无法顺利咳出,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家中要成为无烟场所。

4、穿衣要适宜

给宝宝穿衣服要适宜,不要想着宝宝生病了,就猛得给他增添衣服,免得着凉。其实宝宝生病的时候,衣服要避免过多或过少,而且要宽松,松紧带的裤子不要过紧或者穿至胸部,以免影响宝宝的呼吸。

5、补充足够水分

宝宝咳嗽有痰时,爸妈要多给宝宝喝温热的白开水,充足的水分能有效地帮助宝宝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咳出。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多补充水分,少吃上火的食物,因为这些都是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的。

宝宝发烧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已经是高烧了,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小孩发烧的状况如有没有反应迟钝、痉挛以及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可服用退烧药物,并在家里先做一些物理降温。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png

2、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3、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5、脱掉过多的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6、保证睡眠

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结语:益生菌吃了对宝宝的身体真的好吗,其实,不管是否吃益生菌,我们对孩子的照顾都是需要的,尤其孩子吃的东西,还是得多注意了,对于哪些打折促销的食物还是不能买给孩子吃的,比如,鱼肝油,钙片等等。希望各位爸爸妈妈都能好好的看看这篇文章了。

图说天下

时尚女人
育儿知识
生活百科
减肥方法
养生知识
疾病发现